实验室化学品管理需遵循“安全第一、规范操作”原则,从采购到废弃的全流程管控,以下是具体管理方法:
一、采购与验收
供应商资质审核
选择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,确保合规。
化学品安全说明书(MSDS)
每批次化学品需附带MSDS,明确成分、危害、急救措施等。
验收检查
核对名称、规格、数量与订单一致,包装无破损。
贴上实验室内部标签(包括名称、浓度、日期、责任人)。
二、储存管理
分类存放原则
分类 |
存放要求 | 示例 |
易燃易爆品 | 专用防爆柜,远离热源、火源 | 乙醇、乙醚、氢气 |
腐蚀品 | 耐腐蚀柜,隔离存放 | 浓硫酸、氢氧化钠 |
毒害品 | 双锁柜,专人管理 | 氰化物、重金属盐 |
氧化剂/还原剂 | 分开存放,避免混放 | 高锰酸钾、保险粉 |
环境控制
温湿度:按化学品要求控制(如某些试剂需避光低温保存)。
通风:配备通风橱或排风扇,防止气体积聚。
定期巡检
每周检查包装是否泄漏、标签是否清晰。
清理过期或未知化学品(按废弃物处理流程)。
三、使用管理
风险评估
实验前评估化学品危害(如毒性、腐蚀性、反应剧烈性)。
防护措施
按危害等级选择防护装备(如防化服、防毒面具)。
操作规范
禁止单独操作高风险实验,需有人监护。
取用试剂后立刻盖紧瓶盖,防止挥发或洒溅。
最小用量原则
仅取用必要量,避免囤积。
四、废弃物处理
分类收集
废弃物类型 | 收集容器 | 处理方式 |
有机废液 | 棕色玻璃瓶(避光) | 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|
无机废液 | 塑料瓶(防腐蚀) | 中和或稀释后处理 |
固体废弃物 | 用塑料袋/桶 | 按危废类别处置 |
废包装容器 | 清洗后集中存放 | 回收或按普通垃圾处理 |
标签标识
每个废弃物容器需标注成分、来源、日期。
五、记录与追溯
台账管理
建立化学品动态台账,记录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存放位置、领用人。
使用记录
实验记录中需包含化学品名称、用量、用途。废弃物记录
记录废弃物产生时间、成分、处理方式和接收单位。
六、应急管理
泄漏处理预案
酸性/碱性液体泄漏:用沙土或吸附棉覆盖,避免直接接触。
有毒气体泄漏:立即开窗通风,关闭气源,疏散人员。
急救措施
熟悉MSDS中的急救方法,配备急救箱和冲洗设备。
七、人员培训
每季度开展化学品安全培训,包括:
化学品分类与标识识别
泄漏/火灾应急处理
防护装备正确使用
通过规范化管理,可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品相关风险。建议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,制定更细化的SOP(标准操作程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