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化学检验初学者,进入实验室前需做好充分准备,以下是从安全、操作到学习的全方位指南:
一、安全第一:个人防护与实验室规则
穿戴防护装备
基本配置:实验服、防滑鞋、护目镜、防化手套。
特殊实验:涉及挥发性物质时戴防毒面具;高温实验加穿隔热手套。
遵守实验室规则
禁止饮食、饮水,防止误食化学品。
禁止奔跑、打闹,地面洒落液体需立即清理。
熟悉应急措施
牢记紧急出口、洗眼器、灭火器位置。
学会使用急救箱,掌握基础急救技能(如包扎、心肺复苏)。
二、设备使用:从基础到进阶
常用设备操作
天平:调平后使用,避免超载,称量时关闭通风橱气流。
pH计:定期校准,电极避免碰撞或长时间干燥。
加热装置:电炉、水浴锅需有人值守,禁止加热密闭容器。
玻璃器皿使用
搬运时托住底部,烧杯、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。
容量瓶定容时平视凹液面最低点。
仪器使用原则
操作前阅读说明书,经培训后使用。
发现异常(如异味、漏电)立即停止并报告。
三、化学品管理:规范与安全
化学品分类
按危化品性质分类(易燃、腐蚀、有毒等),避免混放。
标签与记录
化学品瓶身标签需清晰,标注名称、浓度、配制日期。
建立使用台账,记录领用量和用途。
取用与储存
使用干燥洁净的药匙取固体,液体倾倒时标签朝向手心。
易挥发/见光分解的试剂避光保存(如浓硝酸、过氧化氢)。
四、实验操作:细节决定成败
实验前准备
检查仪器是否干净,试剂是否足量。
明确实验步骤和计算公式,预测试剂添加顺序。
实验中的规范
加试剂时沿器壁缓慢倒入,避免溅出。
观察反应现象(颜色变化、气体生成等),及时记录。
加热或反应中的实验需全程值守。
实验后处理
废液分类倒入专用容器,玻璃器皿及时清洗。
实验台清洁后关闭水电,填写使用记录。
五、学习与求助:积累经验
多问多观察
不懂就问,避免盲目操作。
观察资深同事的操作细节(如移液手法、滴定终点判断)。
记录与复盘
实验记录需包含时间、步骤、数据、异常现象。
实验后分析误差来源,总结经验。
学习资源
查阅《实验室安全规范》《化学检验员手册》。
学习MSDS(化学品安全说明书),了解试剂性质。
六、常见误区提醒
误区1:直接闻试剂气味 → 正确做法:扇闻或借助仪器检测。
误区2:用手直接接触烧杯外壁 → 正确做法:戴隔热手套或用烧杯夹。
误区3:实验失败后不清理现场 → 正确做法:及时清理,避免干扰他人实验。
养成规范操作习惯,实验室安全需要每位实验者的共同维护。初期操作速度慢没关系,熟练后会逐步提升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