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险化学药品的正确使用是实验室、工业生产和科研中安全管理的重点。以下是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,需严格遵守:
一、易燃化学品(如乙醇、丙酮、乙醚)
1. 远离火源:在通风良好、无火花或明火的环境中使用。
2. 防静电:使用防爆设备,避免静电积累。
3. 储存:置于阴凉通风的防火柜中,与氧化剂分开存放。
4. 泄漏处理:用沙土吸附,禁用直接水冲。
二、腐蚀性化学品(如浓硫酸、氢氧化钠、氢氟酸)
1. 防护装备:穿戴耐腐蚀手套、护目镜和防护服。
2. 缓慢操作:稀释浓酸时需“酸入水”,避免飞溅。
3. 应急处理:
皮肤接触:立即用大量水冲洗(氢氟酸需用葡萄糖酸钙凝胶)。
眼睛接触: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。
4. 储存:塑料或耐腐蚀容器,避免与金属或有机物接触。
三、有毒化学品(如氰化物、汞、苯)
1. 严格管控:双人双锁管理,记录用量。
2. 通风:在通风橱中操作,避免吸入或皮肤接触。
3. 应急措施:
氰化物中毒:立即使用亚硝酸异戊酯解毒剂。
汞泄漏:用硫粉覆盖回收。
4. 废弃物:按有毒废物处理,禁止直接排放。
四、氧化剂(如高锰酸钾、过氧化氢、硝酸盐)
1. 隔离储存:远离还原剂、有机物和易燃物。
2. 防高温:避免阳光直射或加热。
3. 使用:避免摩擦或撞击,防止分解爆炸。
五、爆炸品(如苦味酸、叠氮化物)
1. 最小用量:仅取必要量,避免震动或高温。
2. 专用设备:使用防爆工具,远离金属器具。
3. 储存:湿润保存(如苦味酸需加水),单独存放。
六、致癌/致突变物(如苯并芘、甲醛)
1. 替代原则:优先选择低毒替代品。
2. 密闭系统:避免开放式操作,使用负压通风。
3. 监测:定期体检,记录接触史。
通用注意事项
1. 标签与MSDS:使用前查阅安全技术说明书(SDS),确认危害标识。
2. 个人防护:根据化学品性质选择口罩(如防有机蒸气)、面罩或呼吸器。
3. 应急准备:配备灭火器、冲淋装置和急救箱,熟悉应急预案。
4. 培训:所有人员需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并考核。
特殊场景处理
气体钢瓶:固定放置,使用减压阀,氢气等易燃气体需防泄漏检测。
低温液体(如液氮):防冻伤,避免密闭空间使用以防窒息。
提示:任何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,上报安全负责人。安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关键在于预防意识、规范操作和应急准备。